以合成生物学之钥,开启绿色未来之门 | 2025青少年暑期科学营圆满落幕
8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举办的2025青少年暑期科学营在光明生命科学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合成生物学与绿色智造”为主题,共迎来三十余名来自全市多所中、小学的青少年学生,开启了一场融合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的合成生物学科普之旅。
科学营在肖睿研究助理的开营讲座《我们身边的“油”》中拉开序幕。他讲解展示了将非粮原料和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这一绿色路径对缓解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学员描绘出创新、绿色且可行的能源未来图景。
完成实验室安全培训后,学员们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入实验环节。大家从大豆油、回收火锅油、卸妆油等十余种废弃油脂中选择一种作为原料,通过观察和分析油样特性,初步判断其制备成生物柴油的可行性,随后进行加热、过滤等预处理,使原料达到反应标准。在掌握基本操作后,各组尝试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生物柴油,并拓展体验了皂化反应制作肥皂的过程。
在生物柴油验证环节,学员们用玻璃棒蘸取自制生物柴油的上层清液,在老师监督下于安全区域进行点燃。成功燃起的火焰让学员们直观认识到,只有经过转化后具备稳定可燃性的生物柴油才能够作为汽车、火箭等设备的绿色动力来源,也让学员们切身感受到“变废为宝”的科学魅力。
在体验了绿色制造全过程后,下午的科学营则引领学员们转向微观生命构造,开启对人工合成细胞的探索。
由付梅芳副研究员主讲的科普讲座《合成细胞—人工实现细胞功能》从“生命积木”的生动比喻引入,结合生命起源的哲学思考,介绍了人工合成细胞的两种研究路径及其构建原理,并拓展讲解了合成生物学在活体药、活材料、产药活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潜在价值,旨在激发大家对生命本质和科技前沿的深刻思考。
最后,学员们化身“细胞工厂设计师”,在理解细胞器功能与细胞结构的基础上,动手搭配、组装细胞器模型,设计并制作出个性化荧光细胞杯垫。
本次科学营是合成所科普体系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合成所将通过理论知识与互动实验、应用场景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持续优化活动内容,为不同学段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合成生物学体系化知识与技术,大力推动合成生物学科普。期待更多青少年通过科普活动感受学科魅力,未来成长为具备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并能助力绿色科技发展的新生力量。